夏日的沂蒙山区,绿意葱茏,层峦叠嶂间藏着无数红色记忆。8月20日,星火燎原实践队走进临沂市沂水县田家峪村,在一间朴素的农家小院里,84岁的老党员张学文缓缓打开了尘封的往事,将70余年前发生在虎头山的那场激战娓娓道来。
“那时候我才10岁,可虎头山的炮声,这辈子都忘不了。”张学文老人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却字字清晰。1943年秋,日伪军集结重兵,企图围剿沂蒙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虎头山作为根据地的重要屏障,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敌人有大炮、机枪,我们的八路军只有步枪、手榴弹,还有就是老百姓的‘土办法’。”老人回忆,当时村里的青壮年都自发组成了担架队、运输队,妇女们则在后方碾米、做布鞋,连像他这样的半大孩子,也学着给战士们送水、放哨。
图 1 实践队听老党员张学文讲述红色故事
“最惨烈的是山腰阵地的阻击战。”张学文的眼神变得凝重,“敌人一次次往上冲,八路军战士就趴在石头后面打,子弹打光了就扔手榴弹,手榴弹没了就用石头砸。有个姓王的班长,腿被打穿了,还拄着枪喊‘不能退,身后就是乡亲们的家’!”张学文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说,“那场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山上的石头被炮火熏得发黑,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山岗,但没有一个人后退。”
展开剩余43%战斗胜利后,乡亲们和战士们一起埋葬了牺牲的烈士。张学文记得,当时村里的老支书在烈士墓前说:“这些娃是为我们死的,咱得世世代代记着他们。”如今,虎头山早已郁郁葱葱,当年的战场变成了红色教育基地,但张学文从未忘记那些牺牲的面孔。“我1960年入党,就是想跟着党,把烈士们没走完的路走下去。”这些年,他义务为前来参观的人讲述虎头山战役的故事,用亲身经历诠释着“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沂蒙精神。
“你们年轻人来听这些故事,我高兴啊。”采访结束时,张学文握着实践队员的手说,“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是无数人用命换的。你们要好好学习,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别让烈士们失望。”夕阳下,老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的话语如同虎头山的回声,在实践队员的心中久久激荡。
此次田家峪村之行,实践队员们不仅记录下珍贵的历史细节,更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年代军民团结的力量。正如队员王姿文说:“老党员的讲述让我们明白,沂蒙精神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感人的事凝聚而成的。我们会把这些故事带回校园,让更多人知道,今天的和平与幸福,背后是怎样的热血与牺牲。”(作者:吴明涵、付冰冰)
发布于:河北省配资公司10大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