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已经在悄然间转向了。
近期最受瞩目的焦点人物莫过于东哥了。他出现在新闻联播中的核心位置,并且给足了镜头。要知道央视是绝不会做无用功的,东哥的这次亮相,代表着他和他的京东已经获得了上面的认可。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泽钜落选香港特首顾问团,随后有媒体毫不客气的评论说,不顾国家利益者就不应该入选顾问团,这就清晰地表明了,李家的家族立场,已经偏离了上面所期待的方向。
马杰克的经历也很具代表性。他在多年沉寂后复出,随即推动了阿里巴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变革,阿里合伙人数量大幅缩减,创立元老逐渐淡出核心决策层,由更年轻的面孔进入最高管理层。这清晰地标志着马杰克时代的结束,和新阿里格局的形成。阿里加大在云计算等硬核科技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也显示其战略方向,正积极向国家重点支持的关键领域靠拢。
而最顺应时代发展的企业家典范当属雷总。雷总的行为路径,始终贴合国家发展的主旋律。从最初的软件产业,到消费电子,再到新能源汽车,乃至芯片研发,雷总总能在国家战略的重点领域里提早布局。当前大国竞争的核心在于科技主导权,雷总所代表的这条硬科技道路,恰恰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方向。在国家意志之下的小米,根基极其稳固。
这几位商界领军人物的不同境遇,虽然起点各异,却共同指向一个更宏大的命题: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切换。过去四十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已然转变为明确规划的蓝图模式。国家绘制了清晰的战略发展路径,例如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赛道。所有人,无论过去成就有多高,都需要在这张蓝图中找到适配位置并积极贡献。
这张蓝图由两大核心支柱支撑,在外循环层面,大国博弈的核心集中于科技竞争与供应链安全,这促使国家强化对能源转型、科技自主等环节的重视,关乎外部环境与全球地位。在内循环层面,保障民生,特别是稳定就业,则成为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经济的韧性与内需动力。
东哥的复出与其近期的重大决策密不可分。
京东高调为外卖骑手上社保,直接响应了稳就业这一核心民生目标。京东外卖的竞争策略并非单纯的补贴抢市场,而是提出了三毛五理论,力图改善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分配比例,并显著让利于消费者。其发起的大规模补贴投入,在客观上起到了刺激消费的作用。同时,京东还积极探索稳定币,以配合国货出海和人民币跨境支付,也嵌入了服务外循环的战略意图。从促进就业到支持出海,其行动精准触及了国家宏观战略的脉搏。
阿里的战略转型同样体现了适应蓝图的要求。其战略重心逐渐从电商转向人工智能,尤其是核心基础设施云计算,方向直指国家鼓励的关键领域,其路径选择从商业模式创新回归到科技创新。
而李首富王首富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佬们的屡屡受挫,更是鲜明地昭示了新时代的规则:过去那种凭借关系和胆识就能发达的投机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在新时代里,能够获得奖励的不再是最精明的商人,而是最能理解并贯彻国家意志的战略型企业家。在这个国家主导作用显著增强的新时代,普通个体也需要清晰地认识到:紧跟政策导向,提升对国家战略的理解力,在大蓝图中寻找位置,将是获得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
配资公司10大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