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谢嘉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在7月9日落幕的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CHFL)全国总决赛上,杭州第九中学女足化身“黑马”一路闯至决赛,最终斩获全国亚军,而浙江此前在该赛事高中女子组最佳战绩为全国第六名。
7月11日,浙江省体育局向杭州第九中学发贺信,这份突破的背后,是各方力量的托举。
决赛当天,队长王艺涵顶着伤病上场;此前淘汰赛对阵上届亚军,门将张子雅在点球大战两度成功扑救,为队伍的胜利奠定基础。
杭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教练赵燕表示:“这群孩子已经形成了‘团队力量可以战胜一切’的良好观念,这种观念帮助她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
作为全国最高水平的校园足球赛事,本赛季联赛集结31支队伍、近700名运动员。在“赛2休1”的密集赛程里,体能与强敌成为双重关卡。
浙江是全国首批足球改革发展试点省份。杭州第九中学女足的总决赛之路,正是杭州多年探索足球人才培养的缩影。
自2009年“体教融合、市队联办”模式开展以来,一张覆盖小、初、高的女足人才培养网络便悄然铺开。2012年,杭州第九中学联合杭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让这一模式落地生根。有了创新机制的支持,不少具有一定天赋的优秀苗子汇聚到杭州第九中学,队伍实力持续壮大。
杭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派专业教练驻队,市体育局从装备到食宿提供全方面支持,为姑娘们追梦提供“定心丸”。在学业上,学校以“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为理念,既保障训练,更确保教育质量不打折,铺就“踢球升学两不误”的成长路。
“从职业道路到个人品格,足球运动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我。”王艺涵今年通过体育单招,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杭州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录取。
今年高中毕业的队员们捷报频传:多名队员分别被上海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录取。她们将在高校继续深造,延续自己的足球之路。
据了解,通过“体教融合、市队联办”十余年的努力,杭州女足输送省队50余人,考取高校的近80人(录取率80%以上),实现升学与职业足球双路径成才。
家庭支持也是这股力量的重要一环。赵燕说:“这是体教融合的良好成果,更多家长看到了通过足球而产生的多元化路径,从而能够让更多有爱好、有天赋、有梦想的孩子投身这项运动。”
当前,杭州正加快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青少年足球是足球发展的根基,其“塔基”牢固度决定着发展上限。打破学业与足球的对立,给青少年球员铺就畅通出路、解决发展后顾之忧,是破解青少年足球“12岁退役”难题的核心。
近年来,杭州着力于建立健全青少年足球人才体系,各区(县、市)正逐步构建6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的“631”人才培养通道,完善足球特长生灵活学籍制度,推进高水平足球队伍成建制输送的同时,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增加足球课时,夯实校园足球基础。
在高等教育层面,去年创新设立的杭州足球学院已招收首批学生,预计今年9月入学。未来,学院将着力打通足球人才“大中小一体”培养堵点,畅通“进口”“出口”衔接通道,为足球人才提供更多高质量职业发展路径。
浙江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第九中学女足的故事,既是浙江青少年足球向好发展的成果缩影,更将成为榜样,激励各地持续探索,为提升全省青少年足球水平、培养更多人才提供现实借鉴。
配资公司10大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