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公布,内蒙古教育考试院还公布了清北等院校的强基计划录取名单。今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内蒙古招生计划4人,实际录取3人,北大强基在内蒙古没招满。
前有江西高分考生放弃清北强基,后有北大强基在内蒙古没招满。强基计划报名人次虚高?强基计划遇冷了吗?
2025年多省考生放弃强基计划
前段时间,江西某中学三名高分考生集体放弃清北强基计划。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计划也并未完成,说明确有考生放弃了北大强基计划。
除了江西、内蒙古等地,今年其他省份也有不少考生放弃清北等名校的强基计划。
▲四川考生放弃2025年北大强基
▲上海考生放弃2025年北大强基
▲甘肃考生放弃2025年清华强基
另外也有考生一开始就没打算报考强基计划,今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浙江省计划招生1人,不过似乎并没有考生报考。
弃考原因:强基计划遇冷?
考生弃考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强基计划”招生竞争过于激烈,部分考生不愿意成为“陪考者”
今年已经是强基计划试点招生的第六年,强基计划也被却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熟知,强基计划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少名校甚至设立“强基班”专门培养,也有中学在高考之后针对有希望入围的考生进行专业的强基校测培训。
强基计划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少考生预估自己希望渺茫的话直接就放弃了。
2、“强基计划”设置的专业,仍然不被家长和考生所理解
今年不少院校在强基计划中开始了热门专业的招生,不过清华、北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的调整不大,仍然以基础学科为主。
不少考生坦言自己对基础学科的兴趣不大,出于兴趣和未来就业维度的考量,还是决定放弃强基计划
2023届湖南考生自述
关于为什么放弃强基计划,作为一名文科生,大概率还是从职业规划角度来进行考虑的。首先,我自我感觉不算是一个很“传统”的文科生,一直都是数学强于语文,且相对于文学更偏爱逻辑,所以我觉得我在金融、法律等领域能有更好的发挥。
其次,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文科专业就业还是比较艰难的。我的家庭远远谈不上有矿,所以暂时还是不能只谈诗和远方。
最后,也与我的人生观相关。相对于一条既定的道路,我在做选择时偏好“可能性多”的一条路。
3、高考超常发挥,裸分就能报考心仪院校
高考充满了不确定性,平时排名靠前的考生可以发挥失常。也有平常排名相对靠后的考生超常发挥,成为高考当中的黑马。这个时候考生可能发现自己高考裸分就能报考相应的院校,还能选到更喜欢的专业。
4、强基计划并不是唯一的特殊升学途径
从清华、北大的生源构成来看,强基计划并不唯一的特殊类型升学途径。
清北少年班、中科大少创班在初三以及高三考生中进行招生,不少优秀的考生早就被清北中科大提前圈定了。
顶尖高校并不缺少优秀生源,他们缺乏的是最顶尖的优质生源,缺乏的是具有创造力的“偏才”。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并不是“强基计划”招生的“失败者”,而是“强基计划”招生的“胜利者”。
配资公司10大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